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一、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二、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四类(一)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二)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四)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三、消防的方针:消是消灭,防是预防。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四、怎样应对火场,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在初起阶段,火灾比较易于扑救和控制,据调查,约有45以上的初起火灾是由当事人或义务消防队员扑灭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初起火灾呢
f(一)消防知识的普及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单位、部门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应不断提高消防知识的学习训练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如参加各类消防培训、消防演练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训练,具备一定的灭火知识和技能,是成功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二)及时准确的报警是控制火势蔓延的关键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火灾都要立即报警,一方面要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如单位失火要向周围人员发出呼救信号,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等,另一方面要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不管火势大小,只要发现起火就应向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即使有能力扑灭火灾,一般也应当报警。因为火势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如扑救方法不当,或对起火物质的性质了解不够,或灭火器材的效用所限等,都可能控制不了火势而酿成火灾。(三)疏散与抢救被困人员是火灾初起时的首要任务火灾发生时,义务消防队员和其他在场人员必须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尤其是人员集中场所,更要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积极组织人员疏散,要通过喊话引导,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及时打开疏散通道等方法措施,积极抢救被烟火围困的人员。只要方法得当,绝大多数火灾现场的被困人员是可以安全疏散或通过自救而脱离险境的。
f(四)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保证面对初起火灾,必须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科学合理使用灭火器材和灭火剂。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可用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