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宏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汇总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季度或一年),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2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3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4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愿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资产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5预防性动机: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6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在前在国民收入水平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7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8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9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繁荣与衰退。10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增量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11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或者每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12均衡产出:也叫均衡国民收入,是指和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或者说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13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14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15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的比率。
第1页共8页
f16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17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即所有生产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通常用产出水平表示。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18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所生产的产量。二、简答题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