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制定出十八条切实可行的班规《六(1)班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内容涉及仪容仪表、学习、纪律、卫生、两操、活动等各个方面,并注明相应的加减星星。(见附件一)。
(3)班级管理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并落到实处。精细化管理的建立是班级管理精细化的基础。精细化管理不同于规范化管理,它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为严格细致的管理方式。所以,它的管理模式绝对不能满足于传统的线性管理,即“班主任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班委会小组长每一个同学”。精细化管理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即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管理潜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作用,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为此,我在班级内部制定了《六(1)班班级特殊事务一览表》(见附件二)。把班级的每一项任务都分到每个学生身上,让他们每天做好自己的事。这样,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主人。这样会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实现“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标,同时又是接受监督的被管理者。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必须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并由各小组长做好详细记录,班主任每周一早上下第一节课后召开小组长会议,根据星星的多少确定学生是否优秀,对优秀者及时表扬,同时也想各种办法来鞭策后进,把最终星星的数目落实到期末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与个人评优当中,同时根据每组星星的数量来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
(4)用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以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不论成绩怎样,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英雄!”公平、公正地对待、评价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者,力争做到不偏信不偏爱。
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运作,班级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室比刚接班时干净整洁了,学生之间也比以往团结了,学习的劲头也足了,上进、超越自我的理念也增强了。以前从来得不到流动红旗的班级,现在几乎每周都能获得流动红旗了。所带班级几乎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我本人也年年被学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