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现实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如何做到对学生“严慈相济”?答:有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说,教育学生要像“马克思法西斯”,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在现实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对学生确实应做到“严慈相济”。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怎样去把握呢?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这是做好“严慈相济”教育管理学生的前提。无论是对学生“严”还是“慈”,都必须“因人施教”,才能真正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这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了解学生每一行动的情绪表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因;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了解学生的朋友知己。只有了解学生,你才能理解学生,你才能“对症下药”,该“严”时严,该“慈”时慈,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其次,要制订适合一个班级发展的“班规”,这是做好“严慈相济”教育管理学生的保证。“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要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因此,要制订一个适合本班发展的“班规”,每位学生对照“班规”来“自管”和“他管”,“严慈相济”,从而保证教学管理工
1
f作的顺利进行。第三,尊重学生,这是做好“严慈相济”教育管理学生的原则。“教育总是根于爱”。尊重学生才能爱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想办法教育好管理好学生。学生在人格上和教师是平等的,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倡导“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根本所在。学生是方方面面都正在成长的“未熟人”,在校期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学生粗野,无礼,不尊重教师,不听劝告;有的学生在同学中吵闹大家,惹是生非。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是恨铁不成钢。只有尊重学生,教师才能耐住性子,稳住情绪,找到合适的疏导的方法,而不会以“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严”要管理学生,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不会服气,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反感。也不会一味讲“慈”迁就学生、放任学生、溺爱学生,从而导致“教不严,师之惰”。第四,持之以恒,这是做好“严慈相济”教育管理学生的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对教育学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有对学生教育一、二次就能奏效的想法,更要注意学生的违纪和厌学的反复性,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