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江苏省“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课题组服务业一般是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现代服务业与之前服务业的区别,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美国学者马克鲁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四个行业,突出强调了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在国外,一般不称现代服务业,而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指通信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以物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行业(广义的电子商务包括零售、批发)、教育、医疗保健五个行业。发达国家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一般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左右。总之,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基础上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2008)。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成长性、高增值性、投入要素的高知识、高技术性等特征,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具体可以分为基础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国内趋势现代服务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服务业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第三产
f业,在费希尔1935年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以后,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劳动力结构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上升的速度不一致;在服务业方面,无论产值的相对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与工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的趋向。但上升速度与工业部门不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速度大于产值相对比重的上升速度。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第一次产业,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下降势头都有所减缓;第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