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气动机械手的介绍与特点
近20年来,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尤其是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电气可编程控制技术与气动技术相结合,使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方式更灵活,性能更加可靠;气动机械手、柔性自动生产线的迅速发展,对气动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微电子技术的引进,促进了电气比例伺服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负气动技术从开关控制进进闭环比例伺服控制,控制精度不断进步;由于气动脉宽调制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和本钱低廉等特点,国内外都在大力开发研究。
气压传动工作压力较低,运作提件简单,容易,处理方便,一般压缩空气可存贮在储气罐中,就算发生突然断电也不会导致工艺流程突然中断。
气动机械手通用性强,机械手臂采用气流负压式吸盘或是夹持式,能实现手腕回转运动,按照抓取工件的要求,手臂有三个自由度,即手臂的伸缩、左右回转、和上下升降运动。回转与升降运动是通过立柱来实现的。
横向移动为手臂的横移,手臂的各种运动都是由气缸来实现的,由于气压传动系统动作迅速、反应灵敏、阻力损失和泄漏较小,成本低廉,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在足够的工作空间以及在任意位置都能自动定位等特性。
由气动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只适用于简单工艺、小型产品,因为定位精准方面欠缺,不能在高速情况下实现高度的精准定位。
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是实现各种生产控制、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约开始于1776年,Joh
wilkimso
发明能产生1个大气压左右压力的空气压缩机。1880年,人们第一次利用气缸做成气动刹车装置,将它成功地用到火车的制动上。20世纪30年代初,气动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自动门的开闭及各种机械的辅助动作上。至50年代初,大多数气压元件从液压元件改造或演变过来,体积很大。60年代,开始构成产业控制系统,自成体系,不再与风动技术相提并论。在70年代,由于气动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应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80年代进进气动集成化、微型化的时代。90年代至今,气动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死区,经历着奔腾性的发展,人们克服了阀的物理尺寸局限,真空技术日趋完美,高精度模块化气动机械手问世,智能气动这一概念产生,气动伺服定位技术负气缸高速下实现任意点自动定位,智能阀岛十分理想地解决了整个自动生产线的分散与集中控制题目。
气动机械手作为机械手的一种,它具有结构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