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阳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5期
【摘要】谨慎性原则又叫稳健性原则,是一个企业在对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核算时涉及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实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会计人员在进行实际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循此原则。【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问题及对策一、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也为了更合理的规避风险,在会计核算和计量过程中,谨慎性原则愈发显现出其重要性。谨慎性原则也被称为稳健性原则,即在不影响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下,对资产和收入的估计应该降低,而对负债和费用应当适当高估。否则将造成会计报表反映的相应信息的报表使用者误解,从而做出错误抉择。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问题(一)谨慎性原则可能使企业更加隐蔽的操纵利润因为有了不确定性所以产生了谨慎性原则。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而有些企业却为了一己私利,故意降低资产和收益,高估负债和费用,使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该企业真实情况。谨慎性原则反而成为一些操纵利润的工具。(二)会计人员的素质约束着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判断力对谨慎性原则影响重大。因为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的生成者和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如果企业会计人员缺乏经验,职业素质低,判断能力差对企业减值准备估计不准确就会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同样尤为重要。某些会计人员经验丰富,并且知道应该如何应用谨慎性原则,但是出于某些原因,他们却滥用会计政策。(三)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存在冲突一是与可靠性原则之间的冲突;二是与可比性原则之间存在的冲突;三是与配比原则冲突;四是与及时性原则冲突;五是与历史成本原则冲突。(四)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目前,我国企业的主要指标依然是盈利的多少。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少提或不提简直准备。例如:一些企业为了粉饰业绩,就会少提或不提资产简直准备。还有一些公司为了减轻以后年度的压力,在这一年度提取过多的减值准备金,再在以后年度转回,以避免连续亏损。这些做法都违背了谨慎性原则。三、完善谨慎性原则的问题与对策(一)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