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2分)材料二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1分)为民族工业的发展,解决资本短缺问题。(1分)⑵材料二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分)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2分)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财富和支柱。(2分)
3
f3.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障)知识要点:中国古代灾难发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救灾的方式特点与中央集权制度在其中的作用(积极、不足);孔子、孟子、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民生主张;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举措;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方面的举措、原因、评价;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党和国家改善民生的努力和成果。典型例题:古今中外,许多统治者面对自然灾害和其它灾难,他们采取种种措施以应对,或防范,或救灾,曾有过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不乏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嘉庆《大清会典》规定:“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又据《清朝文献通考》规定: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报灾罚俸六个月,一个月外降一级,二个月外降二级,三个月外革职清朝建立了较汉唐以来更为健全的仓储制度常平仓、社仓和义仓以积谷备灾。(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政府备荒救灾制度的特点。(2分)材料二:朝廷上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2)依据材料二分析,康熙、雍正年间,水患较少,乾隆以来,水患日益增加,危害越来越大。原因是什么?(4分)(3)据以上分析,总结清朝备荒救灾的经验教训。(2分)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商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的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提示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