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师
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
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4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
的变化,来测量研究此种变量。5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
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
6教师威信: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与信誉,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
7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8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自主判断。
9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自己对自己面对任务时,能否有效应对任务的信念和判断。
10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11教学监控能力:是指在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2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多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来的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3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
14学习动机:为了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和内部心理状态。
15学习的(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过程)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6学习观(目的)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7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8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19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0学习策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21学习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22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3社会惰化: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造成行为效率的下降。
24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25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26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