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认识
作者:杨业华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02期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要求教育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高己任和最终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都必须时时处处关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兴趣的培养是培养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是培养的重要形式,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
【关键词】科学素养;兴趣;探究;课程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2016601
关于科学素养,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对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中,笔者认为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呵护儿童好奇心,激发科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切入点,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通过科学探究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兴趣,使之真正发挥科学学习的原动力。“本来好奇心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小学毕业的时候,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反而逐渐减弱了”,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有责任的。
二、引领儿童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过去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科学教育往往既枯燥又乏味,教师实行的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相关。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方面: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方案、实施计划、分析综合整理、表达交流等。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适当帮助、适时调控。1问题情境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2提出假设、验证假设阶段,学生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将自己的观点在探究中交流讨论,反复探究,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虽然不是每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