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后23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4次一日,大便水分明显减少。无效:治疗3天后,临床症状没有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同前,全身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x2检验,P2结果21疗效方面:观察组37例中,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46例中,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78。两组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P22满意度方面:共发出调查问卷178份,其中80分以上有157份,60至80分者为12份,小于60分者为9份,总满意度为9494。并且从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不满意主要体现在个别患儿不接受、不耐受捏脊护理,容易哭闹,依从性差上,不能完整接受单次捏脊护理而中断治疗。3讨论小儿腹泻与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一起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其致病因素主要与肠道感染、饮食因素、气候因素有关。目前治疗上主要以抗炎、对症、支持等疗法,临床见效慢,疗效欠佳。小儿服药及输液困难,同时,抗生素的滥用容易导致菌群失调,致该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病录属于中医“泄泻”范畴。腹泻病因众多,然而其病变均在脾与胃。《幼幼集成》:“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一方面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容易致脾虚湿盛,土虚木乘而致泄泻。另一方面小儿脏腑娇嫩,稍有饮食不节,感受寒热湿暑等均可导致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从而导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脊柱为人体督脉之循行部位,督脉属阳经,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具有统摄一身之阳气的作用,为阳脉之海。与此同时,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大部分分布于脊柱的两侧,在生理或者病理的状态下具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功能,其中对消化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捏脊护理正是通过施用手法作用于体表,一方面振奋阳气以助脾运,使经脉调和、阴阳平衡,另一方面刺激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感受器,从而达到止泄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的内容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及社会的需要挖掘发展出更多可靠可行的护理技能及操作,护理从业者不应把护理工作仅仅停留徘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