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所不能假的地步。假货已成了“假”祸。为了引诱顾客,不良商家打出“有奖销售、打折优惠”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更有甩卖之吆喝,温和的打出“天天平价”,激情的干脆叫嚷“出血价、跳楼价、挥泪价大甩卖……”充满血腥和悲壮。然而,正如列宁所说:那些在市场上叫嚷得最凶的正是想把最坏的东西卖出去。与此同时,不良商家对同行也是坑蒙哄骗,或收钱不给货,或收货不给钱,由此形成三角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四)政府不诚,丢失民心。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是最该讲诚信的,遗憾的是不讲诚信的行为在一些地方政府中时有发生。表现:一是政策多变,朝令夕改,让百姓无所适从。更为要害的是,一些政策在满足了少数既得利益者的需要后停止执行,另外出台新的让其继续受益的政策。二是随意承诺,不见兑现。有人将之称为“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三拍官员,实在是形象至极。三是浮夸成风、竞显“政绩”。历史上曾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教训,然而时至今日,浮夸风并未绝迹,只是
f换上了现代的手段。一些地方上报的GDP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而人们看到的却是失业率的上升和弱势群体的扩大。这些地方政府在欺骗百姓的同时也在欺骗上级,严重干扰了中央的正确决策。(五)公信不诚,百姓遭殃。近年来,公信机构失信的案例时有发生。典型的一件就是全国牙防组收钱就给牙膏品牌认证的事情。另一件是被中消协授予“315”标志的欧典地板竟是冒牌货。虽然不能说中消协主观上明知欧典地板有诈却还授其金字招牌,但其客观上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并不亚于不法商家直接招摇撞骗。一些主流媒体也没闲着,只要给钱,也管不了你的广告宣传是虚是实。一旦出了事,才匆忙出来救火。其造成的后遗症是,老百姓对公信机构的信任度再也提不起来了。社会上诚信缺失的现象还很多,危害也很深。比如假币扰乱了金融秩序;假文凭滥竽充数干扰了人才的正确使用;假信息则令上当者赔了夫人又折兵,严重者致其家破人亡。难怪人们惊呼:如今到底该信谁?不仅如此,诚信危机也给经济建设造成损害,国家发改委专家研究表明,由于信用制度缺失,我国GDP将受损1020。社会信任危机若不加以治理,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二、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面临多方位的诚信危机,笔者认为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一)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解放以后,我国长时间处在“一大二公”的体制之下,社会大力宣传雷锋精神、集体主义等,人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