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什么此前,菜狗已经在《直播直播,虚火过旺还是下一个BAT》一文中阐述了直播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简言之,当下爆火的不是“直播成为下一代平台”的幻梦,而是直播作为“网红秀场、在线夜总会”的快速变现能力。在这样一个场景中,供需双方只要紧扣“夜总会”这样一个主题,就会有较好的体验和满足。主播和经纪公司:快速低成本地赚钱,建立个人流量池和粉丝圈,享受成为明星一般被异性簇拥的快感。普通用户:消除无聊杀时间,与高颜值主播无压力地勾搭调戏,获得一般节目没有的现场参与感。高额付费用户:享受在一堆同性中被主播重点青睐关照的快感,在“碾压丝”的快意
f中找到自己的威风和存在感。那么分答呢?有人说分答是知识和共享交易平台,但是更多的评论文章已经指出,分答卖的根本不是知识,也不大可能真正去交易知识,充其量只是一个打着知识幌子的名人信息(影响力)变现平台。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信息分为四类:1、纯粹的学术意义的知识,常见于大学图书馆;2、加工过的“干货型”的知识,比如各类商业畅销书,以及罗胖的节目,特点是易于理解记忆操作性强,弱点是加工的过程难免“扭曲变形”,读者失去了自发思考循序渐进的这一过程;3、结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某个问题,给出可操作的方案,常见于各种咨询中。4、资讯,工具性质或娱乐八卦,比如王思聪喜欢什么姿势之类。那么,哪一类信息在分答中最火呢?按照火爆的顺序恰好是432,1在分答中几乎不存在吧。为什么人们愿意在分答问答,根本原因并非纯粹的知识,而是低价偷听名人隐私的快感,是名气凸显和迅速赚钱的期待。这个逻辑很简单:对于回答问题的网红来说,我只用1分钟不需要太多心思,就能迅速用围观的数字和钞票证明我的影响力,如同暴风骤雨一般的数字飙升,即便比起我的正常收入来说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快速反馈、证明影响力的过程还是太爽了(游戏中常见的心流体验)。对于围观的提问者和听众来说,我花1元听明星八卦,就能迅速满足窥私欲立刻爽;但是我花1元听某个知识,未必讲的人多懂、听的人也未必能听懂、听懂了也未必立刻就有用。现在一般的知识分享模式,一方面人们为知识付费的意愿很低、要求过于严苛,却总是顾虑重重、满怀不信任;另一方面这种模式的盈利远远不能让知识拥有者具备足够的动力,常常是一开始担心不能达到期望,结束又觉得浪费了时间、知识被贱卖了。而1元钱1分钟的红人八卦隐私,这个产品就太“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