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表现很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先进、更完美的电能表在
同学们的手中制造出来。
在本节课的开始,同学们看到电灯发光,感觉了灯泡发热,已经知道电能转变成了光
能和热能,看到电风扇、玩具车通电后运动,已经明白电能转变成了动能。电能是经过什么
样的过程转变成其他形式能的,请大家关注“电功”。
3.电功
[师]同学们看书后,说说你的理解。
[生]电能是通过电流做功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是电流做功的过程”。
[生]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
[生]用电器消耗了多少电能,电流就做了多少功。
[生]电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焦耳(J),也可以是kWh。
例5:例2中,甲、乙、丙三同学家一月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焦耳?电流做的功分别
是多少?(用字母表示出来)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分别是多少?
f[生]一月内消耗的电能,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电流所做的功完全一样。W甲23kWh828×107JW乙236kWh8496×107JW丙58kWh208×108J三、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电能:来源、应用、单位、测量(电能表)及电功。四、板书设计
71《力》
【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
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实例分析概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f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