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产评估消化“资产泡沫”掩盖潜亏等。由此可见,相比以前而言现在的造假手段越来越隐蔽了。
不管造假手段多么高明,现在社会上会计造假的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2)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造假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3)账外设账。(4)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5)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6)违法违纪手段隐蔽,做假技术不断发展。(7)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会计造假这个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找出会计造假的原因,并研究行之有效的治假措施已成为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章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及建议
会计诚信对于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减少、避免这些现象的再次发生,我们应提高会计诚信。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41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制度
会计诚信问题目前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会计法》修订时,将其作为会计工作规范和会计核算及会计信息披露等最基本的要求,将会计诚信直接写入《会计法》。明
7
f《会计诚信问题浅析》
确会计造假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对于知晓和不知晓的会计造假者、造成严重后果和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计造假者、主动改正和被动改正的会计造假者等,要分别作出明确的罚款、赔偿和叛刑等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使《会计法》成为我国规范会计行为和维护会计诚信的真正大法为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和有郊性。修订《会计法》时,应将会计诚信作为基本概念和要求写入《会计法》,将其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增强全社会会计诚信的意识和法制观念。42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
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应遵循法制化,公正客观,分类公示,方便快捷原则。信用公示制度如果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和全民参与,就应采取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发布信用信息。要依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利于社会监督。可将工商、税务、质检等管理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分层次开放。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定期发布诚信企业和失信企业信息,就是对诚信企业的褒扬和对失信企业的惩罚,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受守信的益处,使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43加强会计人员的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