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通榆一中黄修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了解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乙醇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意识。2、过程与方法:结合各种模型和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体会到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其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初步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对比、归纳、推理能力以及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结构,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醇与活活泼金属的反应和醇的氧化两个重要反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同学表述与酒有关的诗或文章,视频给出酒的历史与文化,酒后驾车的危害,酒的种类与价格,酒的制作过程,酒的用途),应用咏酒的诗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乙醇俗名酒精,我们这一节课,来探究乙醇的结构与性质。分组活动一:结合生活常识,观察无水乙醇和阅读必修化学2第73页上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填写下列表格:一、乙醇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熔沸点乙醇提问①能否用乙醇把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②怎么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又怎么制取无水乙醇?观察球棍模型思考与交流:让学生自己组装C2H6O的球棍模型,(提示: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和六个氢原子,根据碳、氧、氢一般分别形成四键、两键、一键的规律来连,先连好碳原子和氧原子,再连氢原子)。从而分析出乙醇分子的结构到底如何。学生所做的乙醇的球棍模型出现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所有氢原子都连在碳原子上,类似于烷烃中的氢原子性质稳定;第二种情况,
有5个氢原子连在碳原子上,也是类似于烷烃中的氢原子,有一个氢原子连在氧原子上,结构与其它五个的不同,性质是不是也不同呢?演示实验: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实验(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同时做)。边做边提示学生观察哪些现象,然后填写下表:钠分别与水、乙醇反应的比较钠与水的反应实验钠与乙醇的反应实验反应所用仪器加入钠后的现象气体燃烧的现象检验产物钠的密度小于水的钠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钠与密度,熔点低,钠与水乙醇缓慢反应生成氢气。乙醇的结构剧烈反应,单位时间内是第2种,2Na2C2H5OH→2C2H5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