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引导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日期:20100108来源: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作者:李军平周瑜林字体:大中小
一、导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网络正在以“无网不入”的触角延伸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中。网络已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通讯手段,而已经形成了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网络环境”,网络也具有了文化的意义。这就使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种媒体,并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校园网络文化背景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文化也应运而生。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不仅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新的研究课题。特别是校园网络文化给当今校园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效应是双重的。国际互联网在拓宽人类精神空间,重塑民主化新型人际关系方面,功不可没。但是,网络交往的匿名性特点,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当今,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民主性、渗透性、不可控制性和国际性等鲜明的特点,它一方面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于学生协调学习,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节约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也易导致网络上瘾、信息污染、文化扩张和人际淡化。网络文化使得高校教育体系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但也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新的契机。许多高校十分注重研究新时代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的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透过网络现象看传统文化在新的科技面前所受到的冲击;研究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变异,通过研究网络文化的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网络真正为学生服务。(二)核心概念解释校园网络文化的概念:是以校园教育与被教育者为建设主体,以主体参与创建的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飞信、手机短信等为载体,以发送和接受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以校园为聚合点的文化。它是校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交流、娱乐与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它的产生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其作用也集中于校园。(三)思政工作引导的价值与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健康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建立大学生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校思政工作开拓的新的工作思路和新领域,是民办高校在科学发展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