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说明
A.春秋时期已普遍推行郡县制
B.春秋时期郡县制就已经存在
C.秦始皇开创郡县制推行全国
D.郡县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7.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
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
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
C.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D.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8.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
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这些做法旨在
A.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B.丰富地方志的类型
C.变革对官吏的考核
D.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9.李华《中书政事堂记》中记载:“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
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
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制约了君主专制
C.不利于商业发展
D.有利于政治清明
10.“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
第1页
f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
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
以便监视。”材料旨在说明
A.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C.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
B.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D.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11.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
武职出身
3
6
6
7
0
0
0
0
0
正职(人)
文职出身
2
1
6
22
5
7
5
10
5
正职(人)
A.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C.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
12.史载: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
设宣慰司,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土官任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B.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C.行省是元朝管辖地方的唯一机构
D.行省长官为蒙古人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