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求,围绕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应用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化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在国家技术创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等学校在源源不断产出大量科技成果的同时,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3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依托单位在其行业领域内的基础研究水平、科研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等。因此,重点实验室被看作是依托单位从事基础性研究能力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二、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基地”是高校与社会资源合作创新的新模式,是由政府倡导,高校主导,企业、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的研发战略联盟,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是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吸引、凝聚和培养高水平研究人员的需要,是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需要。“基地”以具有前沿水平和创新前景的领域为重点,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及实际科研和工程问题,让研究生充分参与企业的科研活动,将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基地”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研究生掌握企业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通过吸收高层次研究生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重大项目研发,不仅能优化企业研发技术人员队伍,而且通过双向互动,能更新理念,加速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科研院所、企事业团体等社会各层面存在着大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
f的工程技术人才,将这些人才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匮乏的问题。高校由于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造成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短缺;企业由于近年来国际交流与合作和规模的扩大,实验设备和检测手段不断更新。通过校企共建基地,可以整合校企双方实验室资源,推进优质教育、教学、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缓解高校教学资源紧缺的状况。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研究生招生人数的递进式增长,研究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研究生在“基地”参与研发工作,为就业双方双向选择提供了互相了解的机会,为企业培养了急需人才,为研究生缓解了就业压力。三、研究生培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