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幸福教室有感
工农一校颜玉芳
第一次看见书名的时候,是在辽宁省基教中心教研网里发现的,当时是因为书书皮所吸引,放大以后看见书名觉得挺有意思,配上下边的照片,觉得很有爱,充满了和谐!带着这份好奇,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本书的作者李虹霞想了解一下,无意间进入了她的博客,里面的一篇篇文章让我对她的班级更加的好奇,这本书里有她和孩子们的故事,特别想读一读,看看李老师是怎样创造幸福教室的。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有幸走进了李虹霞老师和她的“幸福教室”,感受到虹霞老师的大爱与幸福,她把教室当成家,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渗透着爱意,都有家的温暖与温馨。她和孩子朝夕相处,了解孩子的学习,关爱孩子的内心,孩子犯了错误,用宽容的心让她改正,孩子有了危险,自己挺身而出,把每个孩子的名字刻在记忆深处,让学生把幸福装进书包,这样有创意的老师,这样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老师,怎能让我们不感动。在感动之余,也有些冲动,要向李老师学习,学习她的做法,她的思想。一、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李老师认为应该用经典抢占畅销书,所以,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入课外阅读,而且每次引入新的学习形式,老师都会进行很到位的示范,让孩子们从开始就一下子爱上书,而且在后面的学习
f过程中,书也是一种奖励的形式。新书拿到手里,允许孩子们因为好奇而不停地翻阅,并且引导孩子们通读新书,找规律,在没有开始新课之前心里就对全书有了全面的了解。正因为李老师的这些做法,才有了孩子们后续的阅读量,因为有了阅读量的保证,才会有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孩子爱读书的天性也触动了我,开学上班我便安排一些老师重新布置了读书角并购置了一些新书,设了读书留言板,让孩子们充分表达心声。正因为有了李老师关心孩子阅读的触动,才有了我们为孩子们后续的阅读量提供物资基础的行动,因为有了阅读量的保证,才会有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在13年级开展“语文主题学习”项目试验活动;在46年级继续进行生本课堂课改课实验,努力将课改实验向纵深发二、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李老师在教学中会想办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只有孩子想学了,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她在平时的教学中下功夫,让学生自己教生词,自己点评;学生自己做PPT教全班;全班同学一起批改一篇学生的文章;每天进行午练;自己找同音字、形近字等,就连假期作业都是老师在网上留好,孩子自己假期自学的。当然,李老师在这背后花费了大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