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提高提问的质量
作者:杨艳云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3期
每堂课都要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然而某些老师不知何时问,提问从何处切入,更谈不上考虑提问质量,总是满堂课提问,满教材地问,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兴趣不浓,甚至还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那么课堂提问该什么时候,该从何处切入,以便提高提问质量呢?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我认为,在以下时段处切入,效果显著。一、在课堂导入时的引语处切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我深知导入的重要性,所以多在课堂导入时的引语处,精心加以设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然而世界上却有能重塑生命的人(随机出示课题)。你知道这个能再塑生命的人是谁吗?她就是美国的著名残障教育家安妮莎莉文女士。那她再塑了谁的生命呢?是美国著名的女教育家、作家海伦凯勒。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美国当代十大英雄偶像,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马克吐温曾称她为:十九世纪全世界除了拿破仑外的另一个杰出人物。那么安妮莎莉文女士是怎样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以使海伦凯勒成为十九世纪两个杰出的人物之一呢?你想重塑自己的生命吗?”学生听后十分惊奇,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盼,因此还没等我宣布打开课文,已经急不可待……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快速地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二、在学生阅读时的课文关键处切入,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效率。学生被引入新课后,必然要进入文本的阅读之中。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甚至是文章的中心、主题呢?我认真发掘文本中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设问,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苏州园林》课文内容较长,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初读时就能准确把握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及其脉络呢?我认真钻研教材,发现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逻辑顺序结构文章的,且在第一部分“总”中的中心句“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的“四个讲究”与其后的第3、4、5、6段内容依次照应;“完美的图画”与第7、8、9段的“每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