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的经营方式④明清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补充1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直接因素国家对土地制度的政策是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而豪强地主力量壮大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一个结果土地私有允许买卖才是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问题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也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封建国家同大地主的矛盾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为解决上述矛盾主要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二是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如西晋的占田制课田制等三是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但是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自身难以治愈的痼疾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奏效最后以失败告终2比较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交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唐朝以后这种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是指无地或者少地者为雇主作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份更为自由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经济区域的特点从战国到两汉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2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二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①中原人口的南迁②南方相对稳定③南方蕴涵巨大经济潜力2过程1三国两晋南北朝2中唐后3南宋的说法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1青铜冶炼技术1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2商代青铜技术已臻于成熟3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2钢铁冶炼技术1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3冶铁燃料1春秋秋时期用木炭冶铁2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北宋普遍流行3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炼铁明朝流行开来二纺织技术1丝织技术榆林教学资源网第3页共25页httpwwwylhxjxcom2南北朝时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灌钢法初步开发开始超过北方成为经济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