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让课堂更有效率——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设置
提问是指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了解其学习状态,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学行为。采用提问的方法进行教学,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使用过这种方法。孔子使用提问方法进行教学,主张质疑问难,甚至将它作为教学的前提:“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刀之何也已矣”(《卫灵公》)。学问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孔子把“疑思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苏格拉底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或为什么错了,而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样交相争辩,最后迫使对方承认无知,并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着名的苏格拉底“助产术”,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培养了大批有才学的学生。可见,人们用提问的方法展开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能力,已经由来以久。实践证明,提问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的陶冶。特别是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如何设计问题、用怎样的形式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地理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应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地理教学方法的一大改善,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教学当中,缺乏相应的教学用具及多媒体教学,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中的提问设置尤为关键,经过几年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惑,最终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内”,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当然,要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本身要熟悉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学生知识、思维品德、技能、能力、的具体目标确定提问的难度。如我在讲完《地球的运动》时,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夏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