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吴靖瑶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10期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全面加速发展时期,为解决传统城镇化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在进程中衍生出的诸多问题,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从城市农民工居住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三个方面来介绍和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住房问题
1城市中的农民工居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从而形成了这一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群体日益增大,他们在城市的居住状况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居住方式上,由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工资水平较低,为了节省开支,一般采取住集体宿舍或者合租的方式居住。并且他们大多居住在“城中村”、“棚户区”等城镇中破烂不堪的贫民集聚地。
在住房面积上,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面积不仅与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也明显低于农民工在农村的人均住房面积。
在住房基础设施方面,农民工居住的区域不仅医疗,教育等资源严重缺乏,而且就连日常基本的生活设施也严重缺乏,他们居住的区域往往缺少厨房,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大多是好几家合用的,而且卫生状况较为糟糕。
此外,农民工居住的“城中村”等区域,还缺少物业管理,治安状况没有保障。周围缺少绿化,环境状况糟糕。但是,限于物质条件,农民工自身对于居住条件要求并不高。
2造成农民工居住现状的原因
21农民工流动性强,居住环境不固定,影响购房
作为两栖人口的农民工,流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居住于城市工作,每逢节假日往往会回到农村。他们往往没有城市户籍,在哪个城市打工收入高,他们就到哪个城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市去工作,没有归属感,具有临时性和流动性。因此,农民工在住房的消费上,大多并不愿意将有限的收入过多地投入在城市短暂的住房消费上。
22城市规划中缺乏对农民工住房的调控
现有的城市规划中往往很少考虑到城市中流动人口例如农民工的安置区规划与调控以及住房供应的规划。致使农民工只能在城市郊区自发形成的“城中村”中居住生活。造成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即在同一城镇中繁华的城市中心城区与破烂不堪“城中村”的并存。
23户籍制度以及城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