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按考点分类汇编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安徽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A①②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C②④D③④
B①③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广东31)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①②D①④
B③④
C②③
海南17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
f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海南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6分)答: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2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加剧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2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