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简分数。13分解质因数:每一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14.互质数:只有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5.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16.两个数是互质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17.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
f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8.通分的意义: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19.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树,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20.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数化小数,要用分子÷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四舍五入”保留几位小数。21.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22、常用的分数、小数互化结果(英才91页)五单元:1.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分数减法的意义: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同分母加、减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09页)分母是1的分数能化成整数。分子是0的分数=06a+b=b+aabc=abc六单元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2.复式条形统计图:方便比较两组数据的大小复式折线统计图:方便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3.中位数:将数据排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取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个的话,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算出来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4.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平均数常用于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a+b+c=a+b+cabc=abc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