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三)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组织13(四)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13五、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应采取的措施13(一)重塑会计职业道德14(二)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14(三)加强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检查15(四)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15参考文献:16
3
f试论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质上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又为社会道德失范的产生提供了养分。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是指会计职业规范的缺乏或者丧失。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改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也不乏涌现出一批先进会计集体和先进会计人员。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旧的会计行为规范模式在一定程序上被否定或遇到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力,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权威失落。近年来,会计界议论较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一、会计人员素质现状
(一)文化程度不高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并不高,其中受过大中专以上教育的不到10,70的会计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文化水平低。此外,还存在知识结构老化陈旧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新的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逐步出台,更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目前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结构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二)业务素质不高会计在整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过程有着反映和控制的功能,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任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更新较慢、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会计信息“水分”较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