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又怎么培养呢?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和各位作一个交流。
一、课堂中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主战场,课堂中如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掌握知识就会较为轻松,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升。首先,在课堂中我们要培养好学生课前准备的好习惯。课前准备包括了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就是要做好预习,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利用上课后的12分钟,让学生浏览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利用学生知道的展开交流,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所谓物质准备生理准备,就是上课前,要求学生把上课用的东西,如彩笔、胶棒、剪刀学具等放在课桌一定的位置,上课铃声一响,快步走进教室,静坐教室,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可以安排“小老师”利用下课时间督促他们准备下堂课的用品,并趴在桌上好好静息。
二、在课堂中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中,我们肯定会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可有的学生课堂中就是不认真听讲,这和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有关系,受年龄特征制约,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所以,要想学生认真倾听,还得从我们老师自身做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课时如果有听课不认真的同学可以采用复述的形式,让孩子说说刚才听到的发言,也可以复述教师的语言。
24
f三、养成敢于质疑不懂就问的习惯。师生关系要到学生才不“怕”老师。学生才敢于质疑敢于问。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和问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或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力表扬。学生既要学,还要敢问。
二、作业时学习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作业交不上来或作业一塌糊涂质量不高。首先作业内容设计上(1)课内作业的设计:作业要有针对性,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设计作业、适当安排拓展性作业。(2)课外作业尽量少布置或尽量在学校完成。其次对学生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1作业本面要整洁。要求做到作业本面干净整洁,无破损、无污点、无折痕。2书写姿势要正确。做到“头正、身直、臂开”。3书写格式要美观。做到格式规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