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邻,微小区商业模式比较分析
作者:阿里巴巴商学院首先分别介绍一下有邻和微小区两个app。有邻是一个基于真实身份信息与LBS的社区社交应用,根据真实的地理位置验证所住的小区。打开有邻的app,从引导页面就能看出有邻的三个目标:(让邻居)相互认识、相互帮助以及分享兴趣。微小区呢,从其官网页面可以看到:她将物业服务、邻里社交、商家优惠等诸多民生信息及服务整合在一个app里,它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邻里社交服务平台。这里可以看出一个差别:有邻首先切入的是邻里之间的社交;而微小区首先切入的是小区服务。在中国这样特殊的城市生活环境里,如何去引导建立社区邻里关系?你很难去直接跟邻居讲,我想和你做朋友,我们在高楼中都冷漠了太久,在自家管自家的观念里呆了太久,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很多人也不知道怎么去跟周围的邻居认识。有邻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有邻从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始,有邻的关系就这样逐地建立起来了。除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邻还通过引导建立各式各样的工作室与活动,让同在一个小区的人们去参加,去交流,去相互学习。在有邻里还可以处理家里的闲置物品,还有专门的一项是“邻居赠送”,有邻想传递出温暖的感觉,要大过金钱的冰冷。事实上,有邻选择闲置物品交换作为迅速提高平台价值的切入点。因为和闲鱼以淘宝方式做二手品买卖不同,有邻的闲置品交换板块只允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形式,这种面交形式的成功率都很高,而且容易有偶发和后续的交流。至于关键的商业模式,有邻目前还没有盈利的来源。据有邻的CEO杨仁斌所说,有邻可能会和商家合作,为后者提供O2O服务的入口。即使能理解平台出于生存需要,有商业化诉求,用户的接受程度还是难以把握。而微小区则和有邻相反。微小区是先“服务”,再“社交”。一开始微小区的用户就分为业主、物业,商家,代理四类,并为每一类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一图胜千言,来看看微小区对不同用户提供了什么样的功能吧。
fff如此看来,有邻的主打功能只是微小区的一小部分。并且微小区没有独立的app,而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实现各种功能。综合对比起来,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微小区平台面向用户发展方向盈利模式微信业主、物业、商家、代理从服务到社交从商家和代理收取服务费有邻手机app暂时只有业主从社交到服务暂无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