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彬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19期
【关键词】便秘;相关因素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便秘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排干结便,排便费力及排便次数减少,慢性便秘指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上述2个或2个以上症状。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如胃肠道疾病、累计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不少药物也可引起便秘。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内报道的患病率差异很大12本调查旨在讨论慢性便秘的患病情况及诊治情况。
1对象与方法
收集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四年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便秘患者17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2结果
2.1慢性便秘17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6岁,最大83岁,平均60.8岁,其中男59岁,女113例,男女之比为∶.,年龄
2.2患者职业与文化程度农村与城市患者比例相当,在城市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比例为∶。
2.3精神心理因素患者58.6认为自己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
2.4慢性便秘常见的原因功能性胃肠疾病、胃肠道疾病、肛门直肠疾病、继发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医源性便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5饮食对便秘的影响呈负相关,即低热量饮食、纤维素含量低、液体摄入量少者易发生便秘。
3讨论
慢性便秘的四种常见表现为:①便意少便次也少;②排便艰难费力;③排便不畅;④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应注意报警征象,如便血、腹块等以及有无肿瘤家族史。粪检和隐血试验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确定便秘类型的简易方法是胃肠传输试验,对伴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作有关的调查,并判断和便秘的因果关系。
慢性便秘患者需接受综合治疗,恢复排便生理,重视一般治疗,加强对排便生理和肠道管理的教育,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增加活动。
在选用通便药方面,应注意药效、安全性及药物的依赖作用,主张选用膨松剂和渗透性通便剂,对慢传输型便秘必要时可加用肠道促动力剂。
功能性胃肠疾病和慢性便秘有关的症状包括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其中功能性便秘需除外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而盆底排便障碍除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外,需具备盆底排便障碍的客观依据。便秘型IBS的便秘和腹痛、腹胀有关。继发性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