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一节好的音乐课,就要使学生主动起来,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激发学生身心共同参与、共同体会、共同体验,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生本教育理念以学生如何“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吻合,这种教学新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可。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以生本教育理念为依据,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法,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我的音乐课也从“师本教育”逐渐走向“生本教育”,让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了一些适合学生的生本教学新模式:一、“课前三分钟”模式生本教育模式中设置了“课前三分钟”,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每天走上讲台的同学在课下都要做充分准备,这样就能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发挥学习自主性,在全班同学评价、打分,从而为小组加分的过程中,使参与者对下一次活动有了更强烈的期待,对“听众”而言,激发了他们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使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我的课前三分钟是让学生上台介绍一首他们自己搜集的歌曲或乐曲。(一)、课前三分钟赏析古典乐曲: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的第一单元岭南春早时,我让他们带来与春天有关的古典音乐,这时候很多与春天有关的古典音乐就呈现在课堂上了:贝多芬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海顿的小提琴奏鸣曲《春》、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施特劳斯的《春之声》等,让学生感受我们岭南地区广东的“春早”与古典的“春天”的不同。(二)、课前三分钟听赏感恩歌曲: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的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中亲情系列时,他们带来的感恩歌曲:《感恩
f的心》、《爱的奉献》、《父亲》、《母亲》、《念亲恩》、《烛光里的妈妈》《听妈妈的话》、会激发学生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体会。(三)、课前三分钟听赏流行音乐:我有一段时间有意在课前三分钟,留给学生听一些他们喜爱的流行音乐,或唱一首流行歌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