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基于视觉认知理论的中国版画之审美特征
作者:芮法彬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5)05015902DOI:103969jiss
10056378201505030版画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自唐宋以后,借助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版画成为大众视觉认知的重要对象,同时也为构建观者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版画的内容与形式,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品质。版画的创作者,大都是以所处的文化地域和时代背景为基点,融入自身的性情风格,创作出生动活泼、具有艺术之品格的作品。表现题材也从自然风景、花卉、植物、动物、静物到人物,内容十分广泛,无所不及。从中国版画的整体风格和形式上看,既有在古代版画史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木版,又有近现代以来发展起来的铜版、石版、丝网版,也有现代艺术中借用版画语言的多种表现形式,以上共同构筑起了中国版画的整体审美样式。由此,我国版画这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多年的探索中,变得非常丰富,其所体现出的艺术风格亦是变化多样。下面将结合视觉认识理论对中国版画之整体审美特征进行论述。一、视觉认知与中国版画之“意象性”与“二维性”特征认知作为心理学研究范畴,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即认知心理学。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加工。如果说信息加工是认知的必备过程,那么,信息加工的方式、特点就成为区别不同地区、民族认知特性的重要因素。很显然不同地区、民族的认知行为在生物学上的差异是微小的,后天环境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对同一形象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不同,才是造成地区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文化差异的形成是认知、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视觉认知标准和特点。中国版画艺术的特征也是由中国人独特的视觉认知环境、行为造成的。中国古代版画的首要特征是“意象性”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与中国古人的视觉认知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从远古时期的美术遗存中看到,中国艺术形象是建立在“二维性意象图式”基础上的。“二维性”是人类借助视觉观看事物并借助信息媒介传达事物视觉信息时,对事物特征的抽象性,或者说意象性归纳。可以清楚看到,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印加文明的遗迹中,图像的处理方式是轮廓化的、抽象化的,而并不是三维的图像。中国也是如此。这种“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