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异。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一组数据整齐排列,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接着再进行讨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近似数在具体的运用中,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根据实际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一般说,是以对应的方法来确定。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⑵题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2001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单位。第一节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计数器若干个。活动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f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1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2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