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提纲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隋朝统一了南北方。2、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3、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意义: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第二课:“贞观之治”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唐高祖传位给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时期:627年649年)。3、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臣虚心纳谏。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统治为“贞观之治”。4、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改国号为周。郭沫若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三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贤才姚崇等人做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2、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4唐朝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唐朝陶瓷业以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最为有名。5、唐朝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长安是各民族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6、唐玄宗后期,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公元9世纪后期,唐末农民起义,907年,唐朝灭亡。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诞生。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3、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成为进士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