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
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决定自然、社会各种事物的存在,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唯物辩
证法肯定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不否认外部矛盾外因在事物发展中
的作用。它认为,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
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
律性、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结
合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具体要通过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的作用表现出来。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
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
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斗争性对推动事物的发展有重大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
态中: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
长,为矛盾的转化即质变作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显斗
争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矛盾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结合中实现的。因此,只有矛盾双方既同
一又斗争才构成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答: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
法院三个不同机关行使,三个机关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三权分立”反映由生产资料
私有制而形成的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关系。由于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
公有制,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议行合一制度,它不应该也不需要照
f搬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三、分析题(共40分。)
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
义?
答: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它不
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