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二
2015年秋季用适用范围: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命题人:董朝霞一、单项选择(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3、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节D、故宫4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9、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A.李冰B.孔子C.屈原D.司马迁10、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第1页共5页
f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