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趾尖向前。2骨膜:紧贴于骨的表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致密而坚韧;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具有营养骨的作,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3胸骨角: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间隙的标志。4翼点:位于颅骨外侧面颞窝的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呈“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质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导致严重后果。5界线: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6椎间盘:连接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盘中央为胶样物质髓核。具有承受压力、缓冲震荡冲击、保护脊髓的作用。7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8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9肋弓:由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助软骨连于上位肋骨形成。肋弓常作为腹部触诊确定肝、脾位置的标志。10声带:发音器官的主要部分。是两片带状的纤维质薄膜,附在喉部的勺状软骨上,肺内呼出气流振动声带,即发出声音。声带的厚薄、长短和松弛的程度,决定声调的高低。11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12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心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13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14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15幽门瓣:在幽门处,胃的环行肌特别增厚,开成幽门括约肌,在幽门括约肌表面因粘膜覆盖形成环状皱襞,称为幽门瓣。16齿状线:肛柱下端、肛瓣共同连成的锯齿状环形线。17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18麦氏点:McBur
ey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缘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下13交点处。麦氏点的压痛和反跳痛是临床确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19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