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英法又慢一百年。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B.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C.白银在世界市场的流动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21.“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
f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A.农奴制改革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体制221963年,德法两国签订《爱丽舍协议》,协议的内容之一是两国共同为中学生编写具有一致内容的历史教科书。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A.彻底消除两国在历史认识上的差异B.促进法德和解C.通过合作在北约内部对抗美国D.提升欧盟的合作水平23.在一部著作里出现右边材料中的一系列用付给一个瑞士人的钱,可以雇用三个印度人小标题,据此推测作者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为建立世界市场,上百万人成了牺牲品A.世界市场确立的主要途径一个失信的诺言:自由贸易会带来福利B.全球化过程中的就业危机……C.自由放任政策不合时宜美国模式:临时工的回潮D.全球化导致南北差距加大
二、非选择题部分
38.(25分)“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整个20世纪的中国,“革命”“改革”等词频繁出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Revolutio
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梁启超《释革》(1903年)材料二世界上有了这样大的变动(一战后,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像英国那样素以无血革命自夸的国民,又想拿出他们宪政的天才来顺应这种世变,求得一个无血的社会革命。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与无血的社会革命》材料三傅斯年提出……所谓近代意义的革命,不只政治革命,应该概括一切社会的、文艺的、思想的改革而言。罗志田《与改良相通的近代中国“大革命”》材料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的谈话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别造一新世界”,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5分)(2)材料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无血革命”是指哪一事件?称其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