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偶题朱熹①②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③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分)(219.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分)(2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答案:18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19B
26【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二、理解感悟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f答
案
:
27【2013年四川省凉山市】
六、诗歌鉴赏(6分)2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分)(6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分)(3(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分)(3
答案:(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2)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合起来表达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
28【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4分)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分)(2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分)(2答案:9(2分)诗中写了一位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