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时间: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地点: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f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党的七大(1945):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地点: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党的八大(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九大(1969):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党的十大(1973):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党的十一大(1977):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