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浅析
引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加受到社会的重视。社会上需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结合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工作领域的应用型人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能力、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实训课程是高职教学的特色,也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标。1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学应该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产生新的知识经验。任务驱动教学法指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总体任务或多个具体的子任务,任务中隐含着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知识为主线而是以任务为主线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但学到了
f知识,而且培养了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高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高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及计算机素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计算机能力水平的要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并激发其学习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任务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鼓励学生通过教学材料的阅读、同学之间的讨论、查找网络资源或教师的指导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越困难,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则越透彻,印象也会越深刻,从而培养其独立探索的精神、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任务时将收获喜悦,感受到成功,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已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非常熟练,而有些学生却可能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