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推进计划,在一季度制定出“硬件部分”,完成规划和具体措施,十月份“软件部分”达到一
f级标准。各单位要把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作为贯穿全年的工作轴线,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作业行为,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良好状态。需要二级标准化复审的单位,要在八月底前完成准备工作。(四)强化职工作业过程控制和工艺运行安全。职工作业过程控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各单位要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作业审批人负责组织现场安全监控和作业人员联保互保,并亲临现场督促安全措施落实。严格落实联系确认制度,明确确认内容、确认标准和责任人。涉及动力介质、启停设备、起重作业等关键环节,要执行“双确认”。要在制度上规范旗语、哨音、手势等联系用语,杜绝误传、错传联系确认内容。现场监督人员,要在作业前对作业内容和作业现场进行全面了解,有效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现场安全监控要结合作业进展情况,跟踪重点环节,及时处置不安全现象,落实作业规范。作业现场所有人员,都必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制止各类违章行为,做到“三不伤害”。工艺运行安全是预防事故的关键。各单位要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专业技术安全检查体系,让懂设备工艺的人检查设备工艺,及时准确的发现事故隐患。对影响工艺运行安全的设备设施,制定专项安全检查表,定人、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安全性能的灵敏可靠。全面开展工艺安全技术
f交流,集团公司组织构建技术交流网络,指定交流负责人。各交流负责人制定年度交流计划,每周通报一次信息,每月召开一次交流会,落实交流、借鉴和提高的要求。(五)细化、实化安全措施。各单位要以自营工程、检修作业为重点,在作业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辨识,强化安全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作业人员讨论安全措施,强化其操作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规范班前五分钟和各类安全交底工作。各单位领导要深入班组参加安全交底,促使班组安全交底细化、实化,使每个职工到现场就知道危险所在,明确控制措施和方法,保障作业安全。每次检修作业结束后,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设备安全性能状态和投入运行后的安全要求。(六)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明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所有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基础工作之一。所有检查都必须有安全内容,必须明确检查目标和检查标准,及时发现和治理隐患。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