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刑法》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2、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3、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刑事责任方面,解决的途径是(A诉讼程序B外交途径C国际法院D政府间协调解决4、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A1787年《美国宪法》B英国《权利法案》C法国《人权宣言》D美国《独立宣言》5、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揭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6、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对象的特点B危害行为的形式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D.限制加重原则))。)。)。)。)。
7、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A并罚原则B吸收原则
C.折中原则)。B累犯
8、下述人员不得假释的有(A危害国家安全罪犯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
9、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某日,两人又发生争吵,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
f伤,乙奋起反抗,刺穿甲的心脏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过失犯罪1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属地原则B.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C.保护原则D.属人原则11、简单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侵犯(A一个法律条文B一个特定的人)。C一种具体物)
)。
D一种具体社会关系)。
12、因身份、地位等的不同而轻罪重判或者重罪轻判,违背了(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自负、反对株连无辜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14、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刘某的行为构成A.刑讯逼供罪B.故意伤害罪C.非法拘禁罪D.暴力逼证罪)。D20周岁
15、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
16、缓刑考验期限从(A羁押
)之日起计算。C判决执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