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标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
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须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
置,每周平均(3)课时。
3、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
要。
4、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5、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素质教育)
的内在要求。
6、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
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7、(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
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8、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
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9、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的信息素质。
10、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
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1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
12、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3)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
相结合。
13、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
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整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
践活动。
14、(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
15、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设计过程中,要对学生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作整体关注,既要有知识目标的设计,又要有(情感目标)的设计。
16、综合实践活动对任何主题的研究都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
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17、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主题活动形式,探索物质世界,关注
(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
18、综合实践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