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驾驭、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并采取正确决策,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一、发生猝死的防范与处理(一)防范1坚守工作岗位,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按要求定时巡视病房,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尽
快采取抢救措施。2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等急救技术及流程、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方法、性能及注意事项。3严格执行抢救制度,确保各类抢救设备功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二)处理1发现患者猝死,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人帮助
呼叫其他医务人员。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药物有效输入,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3增援人员到达后,听从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医师采取各种抢救措施。4立即通知患者家属。5抢救有效,则继续监护,进一步支持治疗。如抢救无效死亡,应待家属到院后再送太平
间。6向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汇报抢救经过。7抢救过程中注意对同病房患者进行安慰。8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二、药物过敏性休克的防范与处理(一)防范1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改药(可
采取脱敏疗法的药物除外)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做过敏试验时配备抢救盒(肾上腺素、注射器、砂轮等)3过敏试验阳性者或对改药有过敏史者,报告医师,并在床头卡、医嘱单、三测单、治疗
卡及病历夹封面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床头或床尾挂醒目的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药物标志,并告知患者和家属。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警惕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二)处理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就地抢救。立即协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报告医师、护士长。2遵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氧,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工作,遵医嘱继续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物等。4紧急时指掐人中,针刺十宣、足三里、曲池等穴。5发生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6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7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8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三、输液反应的防范与处理(一)发热反应1防范
f(1)严格检查药物及输液器具质量。(2)一瓶液体中尽量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