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段内容告诉我们,申论考察的对象是社会问题。既然申论考察的是社会问题,我们就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是一个现代汉语,是从西文society翻译过来的,这个词的基本意思之一是有共同利益和文化及追求的共同体。在西文中社会(society)一方面和国家(
atio
)相对,另一方面和个人
i
dividual或者私人(perso
al)相对。国家的问题一般只和掌握政权的政府相关,比如我们的外交、军事、宗教等问题,甚至包括我们官僚的治理等等,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政治问题。私人或者个人的问题只与个人相关,比如商业买卖等,这种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民事纠纷。在这两者之外还有一类问题就是与这两者都相关,但是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这类问题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公共性。公共性,简单说来,就是指这些事件是共同的事,不只是某些主体自己的事。从否定的方面说,它不是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地区或者哪一个时段的事件。从肯定方面说,它是涉及整个社会甚至是人类的事件。这些事件是需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这里的大家包括多方面:国家、集体、行业、企业、中间机构、个人……比如药品安全问题,政府有责任进行监管,行业有责任自律,药品安全检测机构有责任进行监督,企业有责任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个人有责任协助调查与监督。公共事件具有社会性,这样的事件没有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力量能够把它处理好。2005年的三农问题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农民自己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出现从原因上来说,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原因,从后果上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给社会、国家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所以,这样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了。再比如2004年的汽车发展问题,看起来也是一个单独的行业发展问题,而材料反映出的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样的发展和公共交通的关系问题。
f2长期、普遍性。社会问题不会今天突然出现,明天就消失了,而是持续的;也不会是这个地区特有而别的地区没有的。我们知道有的地方考试看起来考的是本省本区域的问题,尤其是浙江省考特别明显,但是浙江省考2009年3月考的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历年的考试考过社会保障和公平的问题、能源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