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貌和茂密植被的影响,驾驶者视觉范围较小,当采用上述平纵组合时,本身平纵指标较低,难以判断前方路线去向,若出现纵面上的断背曲线,对行驶安全更为不利。而这种情况下往往难以通过调整平曲线半径来解决。此时,宜在不过多增加工程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凸曲线半径,以便增大视距,保证在曲线上任何一点均能看清前方平曲线的变化,保证行车安全。也就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选取较大的凸曲线半径。(2)凹形竖曲线半径设置一般凹曲线半径容易满足规范要求,但有时设计者往往为了追
f求凹凸曲线指标的均衡,增大凹曲线半径。这样势必造成工程量增加,对造价控制不利。而且由于山区公路纵坡较大,起伏频繁,凹曲线半径设置过大,则会导致填土高度增大,需增加防护及排水设施。如果在挖方路堑路段,对大多采用集中排水方式的山区公路来说,可能会因排水困难而对行车安全不利。因此,在设计中不宜一味追求高指标而增大凹曲线半径。
3、平、纵面组合设计1山区公路平纵面组合设计,要把平曲线与竖曲线一一对应起来,最好不要错开即竖曲线顶点应于平曲线中点或中点附近,同时平曲线要比竖曲线稍长一些。平竖曲线的半径要协调,竖曲线的半径一般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当平、竖曲线半径均较小时,两者不得重合,应避免出现不宜重合的曲线。但实际设计中是难于做到的,在山岭区,强调平竖曲线组合一一对应,有可能会造成大填大挖。2关于平曲线包含竖曲线问题,结合安徽省山区地形实际,提出以下建议①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平纵面组合设计应尽可能满足一一对应关系。②若确因地形、地物等限制,在纵坡差不大情况下,一个平曲线包含的竖曲线个数根据纵断面设计需要确定;在纵面起伏的坡差较大时,一个平曲线包含的竖曲线个数不宜超过3个,且须经透视图的视觉检验。③要保持平、竖曲线大小的均衡。④平曲线和竖曲线不宜相互重叠,以免公路有扭曲的感觉而不美观。此时,当一方接近最小值时,要设法使另一方提高指标。
f结束语山区公路线路设计应把握好最佳线形选择的科学指标,合理采用路线标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经过反复的平面定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检查、平面调整及技术经济比较,才能设计出一条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实用的路线来。参考文献1吴淑远浅谈山区高速公路设计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72徐艳海,郭丰振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经验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93孙进新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若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