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吴江:人才强国的标志是人才国际竞争力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赵晶)今天下午300,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研究员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聚焦十八大”访谈栏目,以“学习十八大精神,推进人才创新发展”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吴江指出,人才大国与人才强国都是一个国际比较词汇,但差异很大,其核心差异就是:人才大国基于人力资源大国提出,是对人力资源大国发展阶段的超越,更关注人才的数量和规模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以人才数量和规模为视角。而人才强国概念含义更为丰富、深刻,基于人才大国概念提出,是对人才大国发展阶段的超越。更关注人才的综合实力,即更关注人才质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以人才综合实力为视角,更关注人才素质结构、专业结构、高层次人才的比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等方面的差异。大与强一字之差反映了我国人才资源状况与发达国家人才资源之间的差距,大是我国人才资源存量的优势,这个优势不能说明“强”,强主要体现在人才的质量、结构和效能上,我们的差距就是大而不强。有几个数子很能说明问题:我国在2010年人才总量是12亿,比2008年增加780万人,绝对数可谓是世界第一,占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5700多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经济活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占比111,而发达国家都是在30至60之间;在经济活动人口中RD人员每万人我国只有336人,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至120人之间,像芬兰、瑞典都在240人之多;在我国的研发人员中,研究人员只占47左右,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f60的比例;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是256,而发达国家都在35至60之间;人才对国家GDP的贡献度我们只有266,而发达国家一般在50至70之间。2009年我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在参与排名的55个主要国家中位列第48位。我国工程师所创造的产值只有美国工程师的十六分之一、德国工程师的十三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世界一流科学家我国仅有100多人,仅占世界的41,而美国高达42。突出问题是:我国人才数量增长快而人才质量提升慢;人才素质变化快而人才结构优化慢;人才投入增加快而人才成果转化慢。概括说,高端人才不够用,低端人才不适用,年轻人才不敢用,特殊人才不会用。人才强国的标志是人才国际竞争力,要看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拥有多少,培养人才的一流学校、一流科研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