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自来水新标指标增加致做手脚空间更大
对水厂监测次数少;自检自测;对公众不透明,没有倒逼机制媒体近日披露,2009年全国城市自来水水质普查数据一直未对外公开,实际合格率只有50左右。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邵益生对此回应,当时针对全国4457家城镇自来水厂的水质普查,合格率为582,但2011年组织的抽样检测,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已达到83。本报5月8日、5月11日曾作连续报道邵益生说,2006年有关部门重新修订颁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原有的35项水质指标被大幅提高到106项,指标限值也更加严格,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接轨,并要求于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2008、2009年的普查就是为了掌握城镇供水设施是否适应此次新标准的高要求,结果发现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与新的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以住建部公布的县级以上自来水厂4457家计算,2009年有近1900家水质不合格,2011年就只剩近800家不合格。两年之间,1100多家水厂水质实现达标。报道见报后,各地自来水厂也纷纷表态“已经达到新国标”,有些地方甚至早在2007年就已实现。学者指出,即将强制实施的饮用水安全新标准,看似将指标从35项增加到106项,但其中有更大空间可被利用,让地方机构和相关部门更轻易将水质打扮成“合格”。在水质监测能力严重欠缺、第三方监测制度未能确立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地方机构仍将对水质状况自说自话。自来水生产传输和监管发达国家都有详细规定欧盟:高标准高水价欧盟1998年出台的《饮用水水质指令》,被誉为最严格的自来水标准,最新指标参数达48项。除此之外,这一指令明确要求所有欧盟国家对水处理过程使用的材料和化学品建立审批制度,对水质检测指标和频率提出指导意见。它还规定欧盟国家必须向社会公布检测数据和结果,发布水质年报。但是由于标准严格,政府投入巨大,一些欧盟国家在享受可直饮的高品质自来水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较高的水价。德国:大城市水质每小时一测为了保障水源的安全,德国各地都建立了水源保护区。还在含水层周围按不同的距离划分了三级水源保护地带,其中在采水点周围10米范围内的一级保护带要求最为严格,禁止一切有污染的物质渗入地面,违者将被罚以巨款。德国人口渴时,会随手接杯自来水喝,但热水龙头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在加热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含铜高的问题。德国联邦卫生部规定,自来水公司每年都必须出具水质报告,居民可以随时打电话索取。在人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