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二)引论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四期五体中国文学的分期:中国文学,古近现当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诗文词小说戏曲诗:古体诗、近体诗文:包括古文、骈文、赋等词小说: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戏曲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性质和意义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古代汉语1识记繁体字2断句与标点3学会看注释和使用工具书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方法1熟读多背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懂作品(语言)进行审美(文学)2掌握线索第一讲唐诗概论一唐代诗歌的繁荣1名家辈出,名篇荟萃2题材宽广,内容丰富3体制完备,形式多样4百花齐放,风格繁多5继往开来,影响深远二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1内因:前代文学发展所积累的艺术经验2外因: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最为适宜诗歌生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皇帝的提倡和诗赋取士思想开放,三教并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诗歌风气的盛行和人们情感表达的自由三唐代诗歌的分期:四唐说1初唐(高祖武德玄宗先天)初唐前期(高祖、太宗):贞观诗坛初唐后期(武后、中宗):四杰、沈宋、陈子昂2盛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
1
f盛唐之音、盛唐气象3中唐(代宗大历穆宗长庆)前期(大历贞元):大历十才子后期(贞元长庆):元白、韩孟4晚唐(敬宗宝历唐亡)前期(宝历宣宗大中):小李杜后期(咸通唐亡)四《全唐诗》第二讲初唐诗歌一沈宋初唐诗人沈期和宋之问为律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二人并称为“沈宋”,宋之问被贬岭南往返时的行旅诗写得较好,如《渡汉江》沈期的代表作为《独,不见》。二初唐四杰初唐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在诗歌创作上高扬时代精神,风格也较为清雄,开一代风气之先,为唐诗的变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王勃代表作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代表作为,《从军行》。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第三讲盛唐山水田园诗一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文化背景:盛唐隐逸文化1隐逸的文化根源2盛唐时期隐逸的表现:中国古代隐逸方式的多元化由隐而仕由仕而隐边仕边隐二王维王维的《渭川田家》与《山居秋瞑》诗情:清淡幽静、缥缈空灵的诗歌境界诗情画意:鲜明的色彩美、线条美r